被商家充当线上营销“引流道具”令消费者不满
一些商家热衷于将线下消费实况以短视频或直播的引流道具方式展示在网络上,以此吸引更多客流
【聚焦身边的被商消费烦心事⑤】被商家充当线上营销“引流道具”令消费者不满
本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刘小燕)“老人是在吃饭的时候被拍的,当时没多想,家充热血江湖梅但是当线不知道会被发到网上。”今天,上营家住陕西省西安市的销令消费李女士向《工人日报》记者反映,最近家里的引流道具两位老人在一家餐馆用餐时被店家拍下视频,之后店家又在老人不知情的被商情况下将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上,这让他们感觉很恼火。家充
李女士说:“还是当线亲戚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后告诉我们,我们才知道老人就餐的上营视频被公开发布了。”在李女士看来,销令消费店家这种行为侵犯了老人的引流道具隐私。最终,被商在李女士多次沟通后,家充热血江湖梅店家删除了视频。
多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线下消费时,经常被动充当商家拍摄短视频或直播间的“引流道具”,甚至是“气氛组”“工具人”。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部分商家认为这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真实的场景展示。
“我们就在合肥万象城的门店直播,今天给大家安排的是护发精油,极其适合烫染过的头发。”3月8日18时,一位带货主播正在某短视频平台介绍产品,视频中的场景是门店的实时景象,不时有进店选购的顾客“闯入”直播间镜头。
该主播向记者表示,在线下门店内开直播是为了让网友感受到实体店购物的氛围。“因为我们是一个真实的直播间,不是只有主播人头和绿幕。”当记者询问是否会向线下消费者征求入镜同意时,该主播认为“就像在大街上也会误入别人的镜头一样,不可能每个人都去问一下”。
随着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加快融合,许多店家热衷于将线下消费实况以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展示在网络上,以此来吸引更多客流,却并未注意其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犯。近年来,此类现象受到法院以及消协组织的关注。3月15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全省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案例就直指“未经同意公开视频,侵犯肖像应当担责”。
对此,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律师姚鹏茹认为,如果线下门店的直播画面或公开发布的视频中出现了消费者的肖像、个人信息等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对象时,应当在征求消费者的同意后进行,如果消费者拒绝,则应当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采取删除回放等补救措施。
“公开环境直播并不意味着已经征得了他人同意,即使是在公开环境中,公民的肖像、个人信息也依法受到保护,如果直播行为涉及前述权益,也需要取得相关权利人的同意。”姚鹏茹表示,商家应该提升法律意识,依法进行宣传推广,开展网络直播和视频拍摄、发布活动,在不断探索新型营销模式的过程中,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人日报)
- ·(走进中国乡村)一手锄头一手画笔:辛集农民画里的乡土温度
- ·虞漾清波——常熟廉洁文物展在宁夏博物馆开展
- ·AI“复活”逝者引热议 数字生命需理性看待
- ·中国男足抵达天津后进行首堂场地训练课
- ·校方回应在厕所安装防欺凌报警器:用“技防”手段填补校园“安全盲区”
- ·世界戏剧日庆典将在廊坊举行
- ·财政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蓝佛安介绍五方面重点工作
- ·虞漾清波——常熟廉洁文物展在宁夏博物馆开展
- ·春雪来袭 内蒙古呼伦贝尔城区协力保通畅
- ·追完剧像失恋:拿什么拯救“完结综合征”
- ·首批东方白鹳飞回“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繁殖栖息
- ·中新健康丨中法医学交流携手推动血液移植全病程管理标准化
- ·泰国一工厂发生起重机翻倒事故 致7人遇难多人受伤
- ·侨见新质生产力:机遇多 信心足
-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206.6万辆 同比增长26.7%
- ·世界戏剧日庆典将在廊坊举行